关于悟性

来源:优美情书网 时间:2018-08-06 18:44:12 责编: 人气:

  在我上学前班的时候,我还不懂上学是怎么一回事。只是知道,我每天都要坐到教室里面,看着讲台上的女老师讲课。而我,经常是处于走神状态。

  那时候,我并不抗拒上学,因为我潜意识里知道,那是每个小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。只是没有想到,一上学,居然上了那么多年。

  记得当日,在炎热的屋子里,妈妈跟邻居阿姨说起上学的事情。别的我没有听到,倒是那一句:“如果小孩子们不愿意上学,给个一毛钱哄着,他们就去了。”这话是我妈说的,我听的特别清楚。然后我才隐约的想起来,那个阿姨好像说她家小孩儿哭着不愿意去上学。当时我还不明白,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,怎么会有小孩子哭着不愿意去呢?反而还有一点好奇,等着一探究竟。果然,没过一会儿,妈妈就来问我要不要去上学,我说我不想去,然后她就真的给了我一毛钱。

  从此,我便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。

  学生时代的我,是属于没什么悟性的小孩子,也从来搞不懂自己心里在想什么,更不会表达。一切的言行举止,好像都是从模仿开始的。话不多,朋友不多。如果成绩一般,是很容易被遗忘的那一种。这应该也是我语文成绩一直不好的一个原因吧。

  (一)

  不知道上了多久的学,那时候只觉得上学这个游戏,好像有点长。就像那时候的我讨厌爸爸每天看新闻,却老是等不到新闻有大结局的一天。

  那时我还不懂写生字是怎么一回事。只知道老师要每个小朋友写生字,两个两个上去考,考过了就可以出去玩儿。有好几个聪明的孩子,已经考过出去了,我也想去玩。可是怎么也不明白,他们到底写了什么,怎么就能玩了?

  终于轮到我跟同桌了,我们带着各自的小石板还有粉笔走到老师跟前。然后老师念一个字,我同桌就写一个字。我好想知道她在写什么,可是不能偷看,不然,我一定会挨骂。不过,我知道老师在上哪一篇课文,也知道,她考察我们的,一定跟课文有关。一时着了急,就把那篇课文默写了下来。

  小竹排,送水流。

  鸟儿唱,鱼儿游。

  两岸树木密,禾苗绿油油。

  等老师考完,我也写完了。然后,她检查了同桌的,满意的说到:“好,不错,你可以出去玩了。”然后,一看我写的,眼睛眯了一下:“这是写的什么东西,继续下去写。”因为石板空间有限,我写的字实在有点小了。

  (二)

  一年级后半学期的时候,换了个女老师。记得第一节课留的作业,就是把刚学过的古诗抄写两遍。那是记忆中,第一次有老师这样要求。学的什么诗,我已经不记得了。只记得那天老师叫我到讲台上,我才发现,其他同学写的都是这样的格式:

  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 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  写完了,在下面再写一遍。

  而我的格式是:

  床床前前明明月月光光,疑疑是是地地上上霜霜。

  ……

  那时候悟性,我只能理解到这里。

  (三)

  有一次在家里,我眼睛不太舒服,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那种感觉。只觉得,应该像是往眼睛里撒了一点盐的感觉。于是我对爸爸说:“爸,我感觉我的眼睛好咸啊!”我爸不明白,:“咸?咸是什么感觉?怎么会咸呢?”然后,我无语。一个小孩子的表达能力,只能到这儿了。

  如果你也不懂,那么请睁大你的眼睛,一分钟之内,一下也不要眨,就是那种感觉。

  (四)

  初中的时候,我的历史老师是个戴眼镜的男老师。晚自习的时候,我喜欢盯着他的眼镜看,在灯光的照耀下,那里有另外一个世界。

  我也经常盯着语文老师看,因为发现,他的脸上有个绿色的点。我不明白,怎么会有人长出绿色的痣。

  英语老师,是个漂亮的女老师,但我有一点怕她,因为我老是记不住那么多英语单词,很害怕她因此生气。

  数学老师是我的班主任,我喜欢数学,但不知怎么,总是学不好。那次,他叫我到办公室,说所有老师都反应我上课老走神,问我在想什么。我回答不上来,我想不起来,我想了什么,挺多的,可是又没什么记忆了。

  从那以后,我不敢再抬头看老师的脸,看一眼,就要开始担心,是不是又要被批评了。后来仔细想想,才发现,这个习惯好像是从小学就开始养成的。我都习惯了,上课的时候就要抬头看黑板,看老师,不管有没有走神都是一样的。

  (五)

  关于语文,这一直是我的一块儿心病。尤其上了初中。初二以前,我的语文从来没有及过格。

  记得从上了初中开始,课后作业中,多了好多要人写感受的题,要写作者思想感情的题,以及要人概括段落大意,文章中心思想的题。我不懂,感受是什么东西?思想感情又是什么东西?我怎么知道那个作者在想什么。作文和概括中心想更是两个大难题。

  甚至到了初三,连着两节作文课,我是属于一节课过去了,还连题目都没有定好的那种。

  我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,先夸了几位语文成绩优异的同学,然后看了看我又说道:“像这个xx,将来语文成绩绝对高不了。”这话是说我的。

  我虽然对语文并不抱有多少希望,但是听他这样说,还是觉得很不开心。不管他说的是真话也好,或者为了激励我也罢。但我也不得不感谢他,因为自从他代了语文课,我确实学会开始及格了。他教的一些方法,对当时那个没什么文学底蕴,又没什么悟性的学生来说,确实还是有一些受用的。

  要说悟性,这个概念有点大。但单对于文学的理解和喜爱,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。正是从高中开始,我才真正有了条件阅读课外书籍,而不再是只有一本作文书。

  高中学校旁边,有好几家小书店,我那会儿,经常去买杂志来看。两块钱的,五块钱的。有的看得懂,有的看不懂,但也会逼着自己看完。第一,钱不能白花,第二,我需要阅读,需要大量阅读。

  当时,我不爱看小说,因为太长。我都是看杂志。我看《意林》,看《读者》看,《青年文摘》。有一次买了本《杂文选刊》,实在是看不懂,就没有逼着自己看,那也是至今为止,唯一一本掏钱买下,却没有看完的杂志。后来,我同桌说要借去看看,我随手拿给了他。不一会儿,便听他兴奋的叫道:“这本书,真是写的太好了!”我不明白,他是怎么看懂那些文字的,感觉自己看的时候,就是认了一遍字。那一刻,突然觉得我同桌好高大,虽然在那之前并没有因为他成绩好,人缘好而崇拜过他。

  高二的时候,学校搬到了新校区。新学校,教学楼二楼有图书馆,我经常去。不是坐在那里静静的阅读,在那里我基本看不进去。我是去买书。

  那时我迷上了一本叫做《疯狂阅读》的杂志。记得里面的第一篇文章,是一路开花的《亲爱的牛顿先生》。一路开花是我那时候,特别喜欢的一个作者。他写的故事简短,文笔幽默,故事情节更是生动有趣。我喜欢的不得了。再加上《疯狂阅读》杂志,每一期里都配有漂亮的插图和文字,是我从没有见的风格。每一篇文章的内容,又感觉说的都是同龄人。后面也会附有很多读者的互动。我实在爱死了。之后,《疯狂阅读》每一期我都买,直到高中毕业。

  后来上了大学,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售有《疯狂阅读》杂志的地方,也许是我没有发现吧!

  然后,我开始看《山楂树之恋》,看《左耳》,看《蔷薇岛屿》,看《彼岸花》,看《万水千山走遍》,看《悲伤逆流成河》,看《十二点日光》,看《我愿意》,看《三毛全集》,看散文,看现代诗,看了好多。仿佛撕开了一个口子一样,越撕越大。

  后来有了微信,我发现了一个叫做微信公众号的东西。再后来,是读书软件,微信读书。由于长时间看手机使我眼睛疼痛,于是我发现了有声书,发现了喜马拉雅。这过程中,我也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了一些东西,有的发到朋友圈,有的在日记本里,也有的早已随风散去。也得到过一些称赞,不多,但依然欣喜。可我也知道,那些文字还是有些幼稚的。而且大多的文字,每每回头来看,依然觉得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。于是,几个月以前,我便遇到了《简书》。

  在这过程中,我的悟性,我的理解力,我的思考,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里,更多的也关于工作,关于生活,关于家人,关于朋友。我自认为不够成熟,但也觉得,学会独立思考绝对是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。

  到这里,也没什么可往下写的了。只想说一句,不管你现在有多么糟糕,不管有没有人认可你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轨迹,请不要放弃任何一次让自己成长的机会。而时间,将会给你最好的回报。